前沿周刊

前沿周刊

资疲工業生產繼續小幅改善

时间:2025-04-20 15:22:42分类:知識

在新冠疫情散發、月中房地產下行趨勢未變等因素作用下,国经改善11月中國經濟在需求端表現仍然疲弱,济投继续但隨著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推進,资疲工業生產繼續小幅改善。弱态

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數據顯示,变生1-11月,产端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上漲5.2%,月中漲幅較前10月收窄0.9個百分點。国经改善11月,济投继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上漲3.9%,资疲漲幅比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弱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上漲3.8%,变生比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产端

數據發布前,月中界麵新聞采集的7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1-11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2%。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3%,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副主任陶金對界麵新聞表示,當前經濟總體形勢較為平穩。從供給端看,工業景氣度有所回升,產能有所釋放,但從需求端看,地產和基建暫時都沒有明顯反彈的跡象,居民消費受製於疫情和收入等因素也沒有太好的表現。

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1-11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3.9%,比1-10月加快0.1個百分點;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4%,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供給約束緩解助力工業增長

隨著保供穩價措施成效初顯,電力短缺明顯緩解,工業生產繼續小幅改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生產指數大幅回升3.6個百分點至52.0%,創6月以來新高,新出口訂單回升1.9個百分點至48.5%,為5月以來最高。

“工業景氣度受到限產之後的產業鏈恢複、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生產積極性並不低。”陶金說。他表示,工業增加值能否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一個重要的變量是外需形勢的變化。現在來看,在經曆了一年多的較高增長後,外需總體承壓,可能會製約工業增加值增長的空間。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界麵新聞表示,工業的較好表現主要得益於國家采取的一係列保供穩價措施,後續這一支撐將持續發力。不過,由於“能耗雙控”的約束仍在,下遊企業成本上升壓力以及房地產投資疲弱態勢未變,會對工業繼續回升形成製約。

近段時間來,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提出一係列措施保障能源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包括組織召開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座談會、調研煤炭生產、流通成本價格情況,研究製止煤炭企業牟取暴利的政策舉措等。

基建投資繼續回落

1-11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0.5%,漲幅比前10月回落0.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0.7%,比前10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分析師認為,財政發力有限是導致今年基建疲弱的主要原因。2022年,隨著“十四五”重大項目加快落地以及財政支出強度上升,基建投資將迎來回暖。

上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麵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會議特別提到,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陶金指出,“超收慢支”是今年財政的基本特征,臨近年底,財政支出終於開始提速,11月財政存款大幅減少,表明資金投入實體經濟的規模在增加。明年財政支出節奏將適當回升,在此背景下,基建投資回升的空間不小。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羅誌恒也看好明年的基建投資。他表示,明年穩增長壓力較大,且明年是地方政府換屆後的第一年,政府擴基建、穩投資的意願會提升。此外,投資項目申報、審批、開工全鏈條已呈現加速態勢,缺項目的狀況有望緩解。

房地產投資有望企穩

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0%,漲幅比前10個月收窄1.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6.4%,比1-10月回落0.3個百分點。盡管房地產投資延續跌勢,但融資環境已出現邊際寬鬆的跡象。

最近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釋放出對房地產較為友好的信號。央行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以房貸為主的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5821億元,同比多增772億元,連續兩個月同比多增。

“可以看到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有所調整,一是在加快信貸投放滿足房企開發和居民購房的合理資金需求,二是預售等監管有所鬆動,三是房企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密集發債,這都將支撐房地產市場接下來逐步回暖。”羅誌恒說。

他表示,房地產銷售有望在明年一季度率先企穩,其後是新開工和施工,房地產投資也可能於明年三季度企穩回升。

陶金認為,盡管房地產調控有放鬆跡象,但未來房地產投資增長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一方麵,政策不會過早地明顯放鬆,還是要進一步觀察房企的真實困境,再相機出台放鬆政策,甚至政策可能具有時滯性。另一方麵,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之下,地產領域杠杆率上升幅度有限。因此,地產投資的恢複趨勢不會太明顯。

製造業投資稍顯疲態

1-11月,製造業投資同比上漲13.7%,漲幅比前10個月回落0.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7%,比1-10月加快0.7個百分點。

央行數據也預示近期製造業投資可能稍顯乏力,11月,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3417億元,同比少增2470億元。

陶金表示,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減少反映了企業有效融資需求依然較弱,背後是製造業資本開支意願不強。同時,前期庫存投資積累較多,庫存投資周期下行的概率較大,因此短期投資需求增量空間不大。不過,從結構上看,高技術產業、綠色投資對製造業投資的支撐力度比較大,而且這具有一定的持續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工作時指出,要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湧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

“高質量發展、製造強國、雙碳目標、補鏈強鏈等一係列政策可能撬動產業格局重塑,將在未來帶來製造業投資超預期增長。”羅誌恒表示。

他指出,在我國通往製造強國的路上,“卡脖子”問題依然嚴峻,需要加強關鍵技術攻關,發揮“專精特新”企業“補鏈強鏈”的作用,未來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技術製造業的政策傾斜力度更大,有望帶動製造業投資繼續增長。

消費修複進程受阻

受到新冠疫情反複的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速在連續兩個月回升之後再度向下。

“目前的情況是,一方麵,居民收入增速持續低於經濟增速,且居民的儲蓄意願還在高位,總體對消費不利。第二,未來價格繼續向下遊傳導的情況下,消費壓力並不小,尤其是可選消費領域的漲價,由於其價格彈性較大,消費總量的壓縮或更為明顯。”陶金說。

中商產業研究院公布數據顯示,今年電商“雙11”購物節全網交易額為9651.2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去年大幅下降31.3個百分點,創曆年“雙11”最低。

實物消費方麵,汽車銷量繼續回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58.5萬輛和252.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9.3%和9.1%,但銷量降幅收窄0.3個百分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展望12月及全年銷量,我國汽車消費需求仍然穩定,但供應端仍存在不確定性,疊加去年同期高基數因素影響,汽車產銷保穩壓力依然較大。

陶金表示,未來消費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季節性反彈,但由於疫情管控、收入放緩等因素仍在,消費複蘇的空間有限。

羅誌恒表示,盡管新冠疫情擾動仍在,但對消費的影響正在逐漸弱化,線下消費的複蘇空間比較大。此外,明年工業品出廠價格(PPI)走低將緩解上遊企業對下遊中小企業利潤的擠占,相關行業從業者的收入將得到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