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母校捐款1500多萬 廈門一中“曾通樓”名稱因他而起
▲位於廈門一中海滄校區的曾通楼“曾通樓”。(廈門一中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佘崢)昨天,为母万厦廈門一中把海滄校區的校捐一幢教學樓,以校友曾通的款多名字命名。這位廈門唯美製衣的门中名董事長曾帶著一編織袋現金,到學校設立獎學金資助學生。曾通楼
廈門一中校長周君力說,为母万厦曾通雖然不是校捐廈門一中校友中最富有的,卻是款多給廈門一中捐款最多的。據不完全統計,门中名曾通已經為廈門一中捐款1500多萬元,曾通楼這還不包括給廈門一中集美分校的为母万厦600多萬元。
昨天,校捐廈門一中海滄校區的款多一幢占地10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寫上了金光閃閃的门中名“曾通樓”,這應該是一中向這位傑出校友致敬的一種表現。
廈門一中老領導林安懷說,曾通的捐款足跡,還曾到達和他非親非故的灌口中學。
2006年,廈門一中響應跨島發展戰略,和灌口中學合作辦學,灌口中學加掛“廈門一中集美分校”。林安懷把曾通拉到灌口中學參觀。
林安懷被一中派駐灌口中學。他說,自己不僅要帶去管理文化、教學文化,還要帶去“物質文化”,而曾通正是林安懷帶去的“物質文化”。第一次參觀後,曾通就拉開了在灌口中學捐資的序幕,從那時起,他每年都要為這所學校捐款50萬元,今年已經是第13年。
曾通說,當時,令他很受刺激的是,學生們穿的鞋子都是膠鞋,這在島內學校幾乎看不到。當時,灌口中學的學生絕大部分是外來娃,本地的孩子都不願意留在灌口讀書。
第二年,曾通提著用編織袋裝好的50萬元,到灌口中學捐錢。他在灌口中學設立獎學金資助學生,主要獎勵三類學生:一是考上大學的學生,考上本一的,每人獎勵上萬元;二是家庭貧困的學生,這樣他們就不必擔心沒錢讀書;此外,還要為灌口留下好學生——如果學生願意留下來讀書,曾通會為他們交學費。
曾通設立獎學金起到了作用。2006年高考,灌口中學一個考上本一的學生都沒有,但很快,這所學校達到本一線的學生就有上百人,本科以上的有兩三百人。
曾通從不要求受助學生向他匯報成績,或是表示感謝。他說,之所以對捐資助學情有獨鍾,是因為他堅信,自己的人生就是被教育改變的——曾通的爺爺是農民,他的爸爸因為讀書,成為村裏第一名大學生,去到南京讀書。
後來,因為父母的緣故,曾通來到廈門,在廈門一中讀了六年書,之後考上了廈大。
曾通說,支持教育,是每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