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科學教師專業成長,合肥提高科學教學質量,市红10月26日-11月16日,星路小学行共合肥市紅星路小學教育集團科學組分校區開展了青年教師研討課活動。教育集团
10月26日,科学课堂由張雙老師和汪靜老師在國際部授課。展风張雙老師執教的采砥成长《影長的四季變化》圍繞教學重難點,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砺前自主性,引導學生動手及分組開展模擬實驗,合肥在理解影長變化規律的市红同時提高了學生對實驗探究的設計能力和協同合作能力。汪靜老師執教的星路小学行共《做大自然的孩子》能夠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索大自然與人類的教育集团聯係。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科学课堂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展风
11月2日,采砥成长由錢敏老師,胡楊老師和徐婷婷老師在無為路校區實驗室授課。錢敏老師執教的《認識氣溫計》課堂語言生動,教學方式合理,學生通過發現式的主動學習,提高了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胡楊老師執教的《火山噴發的成因和作用》通過視頻及圖片的展示,集中了學生注意力,激發了學生探究欲望,再通過模擬實驗講解說明,有效落實了教學目標。徐婷婷老師執教的《光的反射》課堂環節緊密相連,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實際操作,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11月16日,由陳思佳老師和武璐瑤老師在國際部校區實驗室授課。陳思佳老師執教的《食物在身體裏的旅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習新知,設計實驗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武璐瑤老師執教的《壓縮空氣》以實驗探究的方式引入新知,引導學生大膽假設並及時驗證,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副校長高曉婭和全體科學組教師參與聽課。活動中老師們認真聆聽及時記錄,共同學習共同進步。課後,三校區科學教師對本次青年研討課活動進行研討交流,積極評課議課。副校長高曉婭對研討課進行了細致點評,並強調科學的課堂應以學生為中心,以探究為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科學習慣,形成科學的思維,要從培養學生科學習慣出發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獨行速,眾行遠。”本次青年教師研討課不僅營造了合作共進,不斷探索,不斷反思的良好氛圍,還為青年教師搭建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橋梁。紅星路小學教育集團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校領導的引領下,今後科學組全體教師依然會共同前行,認真備課,潛心課堂,紮實教研,勤於反思,促進發展,繼續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