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周刊

前沿周刊

預計年產能30萬平方米

时间:2025-04-20 11:14:50分类:綜合

氫燃料電池車被視為新能源汽車的首条生产下一個風口。而質子交換膜作為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自主再贵類似手機和電腦上的线投中央處理器(CPU),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電池的产质使用壽命。而此前,交换國內質子交換膜中99%需要從國外進口。黄金武漢綠動氫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技術專家12月13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条生产1平方米(重20多克)質子交換膜的自主再贵進口價格堪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這嚴重製約了我國氫燃料電池的线投發展。

如今,产质這樣的交换局麵正在被打破,12月5日,黄金國內首條全自主可控的首条生产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產線在武漢投產,預計年產能30萬平方米。自主再贵

據業內專家介紹,线投氫燃料電池的“發電”是利用氫氣與氧氣進行非燃燒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子和氫離子,電子與氫離子通過催化劑實現分離後,電子通過外電路進行輸送,質子交換膜為氫離子的遷移和輸送提供通道,使得氫離子經過膜從陽極到達陰極,與外電路的電子轉移構成回路,向外界提供電流,因此質子交換膜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著電池的使用壽命。

目前,氫燃料電池中使用的質子交換膜大多采用全氟化聚合物材料合成。這種材料具有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等優勢,但其開發和生產難度很大,製造成本高、售價昂貴,國產程度低,性能穩定的規模化生產更是難上加難。

去年7月,國家電投氫能公司在武漢注冊成立武漢綠動氫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啟動建設“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和研發中心”。該項目投資70億元,重點開展燃料電池核心部件產品研發及生產,包括質子交換膜、膜電極、碳紙、電堆及燃料電池係統,同時進行電解水製氫關鍵設備的研發和生產。

經過17個月攻關,該公司最終實現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產線的投產。此次投產的3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生產線,可生產厚度從8微米到20微米的質子交換膜,其在質子電導率、氣體滲透率、機械強度等方麵均相當或優於國外同類競品,但價格隻有國外同類產品的一半。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傑表示,質子交換膜的成本對未來氫燃料電池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這一生產線的投產,意味著我國在質子交換膜高端產品領域擁有了自主生產的能力,將推動我國燃料電池核心材料產業向前大步邁進。

國家電投氫能公司總經理張銀廣說,目前該生產線生產的質子交換膜已實現在大功率燃料電池電堆應用,可滿足燃料電池汽車、加濕器等多個場景應用需求,達產後可同時滿足2萬輛氫燃料電池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