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周刊

前沿周刊

势赋社区一手抓陣地設施建設

时间:2025-04-20 11:33:42分类:綜合

光陰留念,软硬兼施歲月留痕。党建党群回首2024年,引领合肥高新區楓林社區黨總支堅持“黨群中心親民化改造”的服肥高枫林服务工作導向,采用“軟硬兼施”,势赋社区一手抓陣地設施建設,新区一手抓活動服務提質,侧记不斷完善、软硬兼施提升、党建党群豐富黨群服務中心功能設置,引领全力打造黨員群眾真正的服肥高枫林服务精神家園。通過啟動“楓林·鄰聚力”項目,势赋社区開展以“楓鄰CSO”小區首席服務官為主線的新区“五鄰”活動,為社區治理提供新思路。侧记

“鄰裏宣”——緊扣“主旋律”奏響“最強音”。软硬兼施社區黨總支依托各小區家門口黨群服務站,探索“熟人小區”建設,廣泛吸納黨員代表、巾幗先鋒、退伍老兵等優秀人員11人,建立“楓鄰紅色宣講團”,以小區宣講、現場谘詢、文藝匯演等形式,開展愛黨愛國、文明創建、平安建設等各類宣講活動20餘場次,服務社區各類群體1670人。結合實際常態化開展“公益市集”“大手拉小手”“關愛空巢老人”等係列鄰裏活動,由小區黨組織開展“最美家庭”“小區好人好事”年度評選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引導小區居民增強鄰裏守望之情。

“鄰裏幫”——構建“幫扶網”濃厚“鄰裏情”。社區黨總支以小區網格黨支部為核心,動員多支力量參與,打造“楓鄰關愛小組”,將紅色小管家、樓棟長、網格管理員等納入小區治理團隊,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進一步提升“微管家”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常態化為居民提供便民、托管、健康、安全防護等6項“微服務”,由小區“關愛小組”收集小區居民的困難和需求,為居民提供貼身優質的服務。今年以來,共收集小區居民心願33個,幫助解決居民辦事、生活難題19個,營造了和諧互助的社區生態。

“鄰裏學”——設立“小站點”架起“暖心橋”。社區黨總支把“距離近一些、服務多一些、生活美一些”作為建設理念,所有社區工作人員下沉小區家門口黨群服務站,依托小區家門口黨群服務站的紅色“微陣地”,在小區服務站打造紅色書吧、文體活動室、宣傳教育室、娛樂休閑室、老年人活動室、青少年科普室等“近鄰”特色服務陣地。拓展便民服務站功能,設置便民服務代辦點,方便小區居民辦理事務。依托各小區家門口黨群服務站和物業24h服務中心“一攬子”提供代購代辦、送醫送藥、上門服務等暖心服務9項。

“鄰裏議”——激活“紅細胞”優化“微治理”。在辦實事、解民憂過程中,社區黨總支充分激發多元參與“治理活力”。縱向聯動公安、城管、業委會、楓鄰CSO、小區網格等力量,共同設立“公共議事沙龍”,積極開展“一線工作組”、“民意直通車”等惠民活動39場次;橫向聯合社會組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幼兒園等資源,針對老年、青年、幼兒等不同群體需求,推動落實“語喬快樂”老年舞蹈團、“小楓葉俱樂部”、“聽泉社國風雅集”等項目5個。引導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等賦能小區治理,建立資源、需求、項目清單17項,解決各類民生訴求70餘件,實現資源有效整合賦能,激發居民自治活力,推動社區治理有序有溫度。

“鄰裏樂”——開展“微治理”公益創投,提升居民“幸福度”。著眼居民的興趣愛好和自身特長,結合傳統節慶、文化藝術、全民健身等方向, 充分挖掘社區、轄區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各類資源,匯聚社區內興趣愛好者等組建“楓鄰課代表”,通過搭建社區活動體係,發動小區熱心居民帶頭人和草根隊伍申報“微治理”公益項目,通過“開門辦活動”“活動送上門”等方式,組織開展技能培訓、興趣培養、健康谘詢、心理疏導等微課堂學習活動17場次。此外,推出便民蔬菜進小區、烘焙技能培訓等契合群眾實際需求的惠民服務活動5場次,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讓“和風”引領自治,把“溫暖”留在楓林。2025年,楓林社區黨總支將持續發力,深入探索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聆聽群眾真實聲音、搭建多元共建平台、力求破解實際難題,推進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取得實效,為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和美社區不懈努力。(圖/文 曹麗娟)




原標題:黨建引領“軟硬兼施” “五鄰”服務聚勢賦能——合肥高新區楓林社區黨群服務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