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周刊

前沿周刊

而該項目的新创順利完成

时间:2025-05-04 00:38:34分类:綜合

“設備這兩天就要發出去……”10月31日上午,全球合在“科大矽穀”蜀山園矽穀大廈27樓的伙人合肥八方地動科技有限公司設備間內,公司負責人安排員工將200多套裝配完成的共谷檢測設備發貨。這也是筑创該公司於10月入駐矽穀大廈後完成的第一個服務項目。而該項目的新创順利完成,離不開“科大矽穀”全球合夥人——阿爾法公社的业圆牽線搭橋。

一棟樓就是全球合一個創新聯合體

 (“科大矽穀”蜀山園矽穀大廈)

推出“創新單元”模式、引入全球合夥人機製,伙人是共谷“科大矽穀”加快實現科技成果“三就地”的創新之舉。

這種全新模式將“科大矽穀”片區劃分為若幹單元,筑创每個單元交由一位全球合作人運營,新创通過“團隊+基金+載體”的业圆產業培育模式,實現“一棟樓就是全球合一個創新聯合體、一棟樓就是伙人一個產業鏈”。

今年8月4日,共谷“科大矽穀”蜀山園開園暨首批全球合夥人簽約活動在矽穀大廈成功舉行。阿爾法公社與其他具備“懂科技、懂產業、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能力的投資運營機構組織,成為首批入選的25家合夥人。

阿爾法公社董事總經理潘攀介紹說,該機構是國內行業領先的天使投資基金,主要從產業需求和科技前沿出發,係統性地尋找科創企業高成長性的大機會,匯聚創新勢能,協同廣泛產業力量,助力科創企業加速成長壯大。

“作為首批全球合夥人,阿爾法公社看好蜀山集聚的科創資源和良好的‘雙創’環境,並在矽穀大廈建立創新孵化器。”潘攀告訴記者,公社在矽穀大廈設立安徽區域總部,還將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驗室步行距離內,培育並投資科技創新類項目,打造最適合早期創業者的創業社區,讓這個創新聯合體更具活力和動力。

共建共享一片創新創業沃土

 (八方地動在日前舉行的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展示推介)

蜀山區坐擁全市超70%的科教資源、匯聚超10萬名科教人才和高校學生,是合肥創新活力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

正是看到了蜀山區獨特的優勢,在阿爾法公社的牽線下,八方地動的決策者決定將企業搬至矽穀大廈。

據介紹,八方地動是一家科技創新企業,專注於應用地震學方法和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微小震動的分布特征,業務範圍涉及地震預警、交通監測、橋梁監測、新能源開發與監測等,更可用於失能獨居等群體的健康監測。“我們還看中了蜀山區建築業發展的蓬勃態勢,以及蜀山區提供的貼心服務和豐富的應用場景。”

“公司原有辦公加研發空間約為350㎡,現在我們擴大了規模,展廳、辦公研發區域等麵積超過了1000㎡。”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入駐矽穀大廈是公司發展的一個新起點。

金杯銀杯,不如企業的口碑。“科裏科氣”的相投氣質、相合產業,濃厚的創業氛圍和有效的賦能支持,是八方地動、科昂新材料、智地感知等科創企業入駐矽穀大廈後的共同感受。

蜀山區科創集團負責人介紹說,除各項補貼政策外,企業全周期成長涉及的財務、法律、公司運營、創業導師等團隊在矽穀大廈一應俱全,沙龍論壇、展示推介等可以在不同維度為企業全方位賦能,滿足大部分企業的所需所盼。

“全域科創”注入一股新動能

 (阿爾發公社簽約成為“科大矽穀”首批全球合夥人)

黨的二十大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當前,蜀山區正緊抓“科大矽穀”蜀山園建設機遇,深入實施“全域科創”戰略,串聯創新資源與空間,讓各類要素和創新活力充分湧動,讓先進技術率先在蜀山轉化、先進理念率先在蜀山應用。

全球合夥人模式則為蜀山“全域科創”戰略注入了一股新動能,集聚向心力的一流創新生態正在逐步形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正在加速融合。

入駐蜀山以來,阿爾法公社與蜀山區發改委、科創集團、科技局等保持密切溝通聯係,充分發揮自身平台優勢,利用本土市場、資金和人才優勢,全方麵賦能科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

截至目前,阿爾法公社與多個企業項目的合作初見成效。“除八方地動外,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為主的數垚科技已在蜀山落地,合工大和中科大的兩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正在進一步洽談。”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數據顯示,矽穀大廈已入駐科創企業(團隊)23家,意向入駐企業20家。預計明年將實現“滿載運行”。

蜀山區科創集團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全球合夥人機製鏈接更多高質量項目和高層次人才,共同厚植創新生態,推動重點產業延鏈強鏈補鏈,帶動一批批科研成果從這裏走向應用市場。

來源 | 周瑩瑩 詹偉偉 陳三虎